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概况» 政策法规

高效课堂模式中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发布日期:2015-10-12   阅读次数:

 

在领会专家座谈会精神、听取各教研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研究决定,对伟德国际1946bv官网高效课堂模式中教师教学工作提出基本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1.高效课堂是个教育概念

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步骤,在学习形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三种方式。

我们学校开展实施高效课堂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目前学生懒于用手、怕动脑、教师课堂重视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提出的。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和十分紧迫的任务。

2.坚定实施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信心

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固化两个基本环节(预习和检测),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个性风格的总方案。各教研组再根据不同科目、不同课型制定出具体方案。这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为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一种实用性、有效性的改革模式。通过与专家们的共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想法是符合校情的,关键是环节和细节的有效落实。

3.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充分调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本原则是:1.实效性原则。2.坚持基本模式的统一性与教学环节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要高度认识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是引导高效课堂的一个实用性平台。导学案具有如下作用:目标的导向作用,环节的导线作用,学法的导航作用,习题的导学作用,知识超市的导疑作用。所以编写好导学案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保证,各位老师上课必须具有导学案,而且数学、外语、语文等学科一定要在上课的前一两天发给学生。

二、强化备课

1.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

面对新课程,大家缺少理念与实际有机结合的能力与实践,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教学方法的不足。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协作备课可以达到减轻教师编写导学案的负担。它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2.必须进行二次备课

导学案是全年级同课头教师统一编写的,但各班学生差异很大,各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有所不同,所以必须进行二次备课。目标的达成、问题的设定、互动的方式、结论的提升高度、例题的选用、测试题的编排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体现在二次备课当中,二次备课是符合学情的具体落实性措施。学校会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每位老师二次备课情况。

3.课堂教学总目标和环节目标的达成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的理念、目标和实施建议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研读。

(2)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明确所教的内容在整个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只有结合教学实际,认真钻研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3)充分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确定的必要依据,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备的条件,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学?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为学生的亮点出现?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设计问题要体现问题设计的价值性、可接受性。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真正清楚一节课要做什么,怎么做。

制定教学目标的原则是: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的。

(2)主体性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组织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体变为主导者再过渡为引导者的真正转变。

(3)层次性原则。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4)可测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因此,要求目标陈述精确、标准、具体、规范。

4.合理安排预习的方法和时间

不同的科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都要有不同的预习方法。所以都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预习的一般原则有: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时间长短根据不同课程实际而定。可以安排在课外,也可以安排在课内(政史地等学科预习一般在课内)。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安排到位。

5.注意环节中的细节,处处渗透学法

老师备课时,一般都非常注意教学环节。但在环节中的细节、环节如何达标、如何渗透学法上关注不够。教师要有充分的设想,学生经常会提出我们预想不到的那些问题。我们在备课时,要有预案,统一学生的认识,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提升,处处进行学法指导,使各个教学环节达标,学习目标落到实处。

6.检测题的编排

对课堂检测环节的要求是固化的。老师在编排检测题时,要根据科目特点、课型特点、学生特点等灵活掌握题目难度和数量,紧扣本节的教学目标而进行。注意课堂上问题的反馈与处理,杜绝只练不评的现象。

三、编写好导学案

1.遵纲守本,大胆创新

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由于教材过于精炼、严谨,学生难以直接读懂、理解,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翻译”和“二度创作”来形成导学案,可以把知识点和学法指导进行归类,用列表、画图等方式归纳出来来帮助学生学习。但要注意“导学案”是不能代替教材的。在学习中,学生要植根于教材,利用导学案的辅助功能,帮助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学生拿到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后,应该抓紧回到课本,先把课本内容提纲携领地复制到自己的大脑中,形成问题后,再循着导学案指示的方法、搭建的“梯子”,努力独学。总之,教材是根本,导学案是辅助,两个一定要结合起来使用,既不能本末倒置,也不能只用其一。

2.充分利用课本例题和习题,结合学生已有练习册

导学案的知识体系应保持与课本的一致性,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选用例题、练习题时首先编排课本上的题目,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辅资料,不要出现第二套、第三套练习的现象。

3.目标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设计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设计适度的目标。上课时内容的提炼,既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又要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目标应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果确定在学生现实水平之下,这个目标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定在学生潜在能力发展之上,学生有可能因无法达到而放弃目标。

(2)从使用的需要出发,目标的语言描述要行为化。要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就尽量在目标的设计上少用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掌握”、“了解”、“理解”等动词,因为这些词语只能表示内在意识和心理状态,不具备可操作性。如果用上“读出”、“听懂”、“写出”、“背诵” 、“记忆”、“套用”等一类的动词,就可以将目标表述得具体明白。

(3)从现实出发,不可忽视授课的时空性以及现有的教学设施来设计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过于理想化,不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脱离现实的目标设计也是失败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

4.环节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导学案是课堂的指南针、线路图。所以,在编写时要注意实效性和连贯性,概念梳理中的填空要设置在关键点上,体现重要性;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环节的任务与时间安排保持一致(关注学困生);易错点易混点要有突破办法;具体问题的学法指导、方法提升应留空位置。知识环节的顺序应与课本保持一致,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

5. 导学案中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层次性

导学案的编写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导学案编写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可以先整体感知,然后是局部探究,可以先概念的理解,再到实际的运用,等等。导学案的内容设计,一方面要使全体学生都有发展,另一方面也力求让优生能吃饱,可以有必学必练内容,还有选择内容。我们各科对学生有分层,对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必须明确分层,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知道“我该做哪些,我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我们的导学案力争明确标示层级。

6.设置学生的学习反思与教师使用反思栏目

反思环节要在导学案上留有空位,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实施的优点和不足,记录没有预想的问题。学生反思本节课中重点知识,方法技巧,易错易混的内容等等。

四、课堂

1.师生互动的设置、时间、人数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时间安排要心中有数,灵活多样,千万不能为了模式而走形式,为了环节而走过场。提问的对象和人数要考虑到具有代表性,提问要有针对性,提问的方法具有技巧性。

2.环节展示的基本要求

(1)要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展示的全过程。

(2)展示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认真听讲,使学生学会更正、补充、拓展的技巧。

(3)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及时点拨、总结、拓展、调控和激励作用。

(4)展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相互鼓励,积极创造团结和谐的展示氛围。

3.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我们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课堂效果是看学生掌握的程度。但就我们学校目前的现状,课堂上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者的引导可以保证教学环节的有效进行。每个环节的实施,要靠教师去驾驭,每个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师去引导,去归纳,去提升。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轻视。

4.学生主体作用的落实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相信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3)平等相待,引导学生的辩论。

(4)认可学生在自学中的成果并予以肯定和鼓励。

(5)将机会留给学生。

(6)课堂设问中,不只是教师设问,也要关注学生的设问。

(7)关注学生个别差异。

5.环节的提升小结,课堂内容的小结

高效课堂,小结与提升当然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启发学生去小结,去归纳,去提升,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评价,不足之处要进行补充,没有小结课堂是不完整的,是低效率的课堂。

6.测试的反馈与点评

对于课堂检测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点评,这与我们过去处理作业中的问题、试卷中的问题讲评一样,要仔细,要认真。不然,检测就变为一种形式,提升就成为一句空话。点评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安排。

五、评价

杨凌高新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得分

导学案

(15%)

格式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紧扣教材,环节具有实效,预习设计科学,学法指导具体,检测题目恰当,充分体现“导、学、思”,二次备课具有细节、措施、特色。

 

教学目标

(15%)

既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即注意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又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既重视预定目标的落实,更重视生成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

(15%)

准确把握教材,突出教学重点,并能对教材进行合理开发和拓展,注意知识的联系,体现学科思想与方法。

 

环节落实

(25%)

环节合理、连贯、自然,目标达成体现学法并有小结,体现全体学生参与。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习能力提高和思维能力发展。

 

教学方法

(15%)

教学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方法有创意,主体意识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课堂检测

(15%)

题目设计与目标一致,数量、难度合理,题型多样,反馈解决到位。

 

教学简评

 

总分

等级

 

 

 

 


CopyRight © 2008-2023 伟德国际1946bv官网 -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